上外校友徐陶然为希腊语专业学生举办职业发展讲座
 
发布时间: 2022-05-31 浏览次数: 1636


2022528日,“爱琴智荟沙龙”——中希建交50周年暨上外希腊语专业成立50周年系列活动的第二场讲座拉开序幕。本场讲座邀请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希腊语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徐陶然。徐陶然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任职八年,先后任职于驻塞浦路斯大使馆、驻希腊大使馆,现就职于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期间在希腊比雷埃夫斯大学航运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本次讲座以《学好希腊语带给了我什么》为题,由上外希腊研究中心主任胡晶晶副教授主持,希腊语专业全体师生均参与活动。

徐陶然首先介绍了自己在塞浦路斯和希腊的工作经历。在谈到“为何学习希腊语”的话题时,徐陶然把与希腊语结缘的原因主要归为大学专业选择、自身对学外语的兴趣以及命运的力量,坦率又幽默,使希腊语专业的同学们感同身受。在工作经历上,徐陶然表示自己想要充分发挥所学专业、向往不同的工作经历和当时的择业机会一拍即合,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徐陶然见证了中希关系的愈发紧密,以及比雷埃夫斯港项目的落实,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小插曲。这些颇有亮点的故事灵动地展现了中希关系的发展和两国务实合作的深入。对于职业规划中的选择和改变,徐陶然表示,比港作为中希合作的一大桥梁,能在新的岗位继续发挥自身希腊语特长令他欣喜,但他也坦言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容易,也经过了全面权衡,肯定会有所取舍。进入“学好希腊语带来了什么”这一主题后,徐陶然表示科班学习是系统化学习希腊语的绝佳机会,有很强的知识获得感。他不仅掌握了语言技能,也对希腊的国家概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对来说具有优势。学好希腊语也无疑使他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2005年第一次来到希腊后,明媚的阳光与蔚蓝的大海深深地吸引了他。他亲近自然,融入社会,放松心态,体会了希腊人“闲散”的生活方式。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徐陶然建议应在笔译的坚实基础上,逐渐培养临场反应的口译能力。他分享个人的经历,体现作为一名译者,一定的情感投入、语速同步等是搭好双方沟通桥梁的重要技巧。徐陶然在办案和调研等实践过程中学习专业、实用的希腊语表达,在高压环境下活学活用,增强了自己的翻译精准度。希腊的个人经历作为徐陶然了解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激发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全新理解,提高了自身的眼界见识。

徐陶然坦言,他在最早开始学习希腊语时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万事开头难,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更要有勇于和希腊人交流的信心。从“学会”希腊语到“学好”希腊语,是一个质的飞跃。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语言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打好坚实的基础后,更好掌握希腊语的重点就在于了解其地道的文化背景与微妙细节。这些建议对希腊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强心剂”,是更好学习希腊语的有效方法。徐陶然也分享了他在校时为毕业所做的准备,即阅读时政类文章,参与学生会工作,加强写作能力等,建议同学们在大学期间除了专业学习之外也应为踏上社会作出必要准备。在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涯时,徐陶然表示,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并不够清晰。若能重来,会搭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珍惜所有翻译的机会,更努力去学会了解别人的想法、与更多的人交流,创建属于自己的资源整合平台。最后,徐陶然站在宏观角度展望希腊语的前景和未来。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个体之间学习能力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他鼓励同学们把希腊语学习作为节点,寻找联系,建立网络,成为有价值的人才。

讲座结束后,徐陶然与希腊语专业的同学进行了亲切的交流,悉心解答希腊语专业学生关于就业现状、语言学习、翻译技巧、中希跨文化交流等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正在学习希腊语的学生提供很多实用的建议。此次讲座持续将近两个小时,与会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