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华:骑士的表演人生


      “我觉得老师也是演员,你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演给学生。所以我在课堂讲解中会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张世华


意大利共和国二级骑士勋章


意大利总统签署授予他骑士勋章;出版的第一本学术著作《意大利文学史》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译了堪称意大利如的《红楼梦》般的文学巨著——《约婚夫妇》;退休十余年,来依然奋斗站在学术前沿,如编纂字典,修订文学史。他的性格里有着中国人做学术学究的严谨,也有着意大利人的开朗热情,他的人生普通而精彩,他就是张世华。

未曾见面,笔者已先体会到张老师的体贴入微,他怕约定采访的那天下雨,我不方便,特地打电话让约我笔者提前一天过去找她。匆匆赶去,迎接我笔者的是张老师慈爱的笑脸和一尘不染的寓所。七十多岁的他一点也不显老身体健硕,脸色红润,身体硬朗,一如照片中当年的英气勃发。他脚步轻快,给我一种跃动的快乐,他如同意大利的歌剧,如同流畅的一串串音符。


一, 英语学习,游刃有余


张世华是家中的老小最小的儿子,父亲在他几个月大时,父亲突发脑溢血,猝死撤手人寰,是母亲含辛茹苦,将拉扯大他们四兄妹拉扯大。从小,他就特别懂事,知道母亲操持家庭不易,知道懂得要好好读书,照顾家里不给家里添麻烦的道理,知道母亲之不易。张老师中学就读于上海大同中学,众科目中英语较为突出,一方面是他刻苦读书,另一方面是先天对语言文学的热爱和情怀。“我从小就对数理化不太感兴趣,而文史哲却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中学的英语比较简单,我自己又喜欢外语,学起来无须花费太多的精力。”

高中毕业后通过全国高考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专修英语。“在大学四年里,我是比较用功的学生,到了高年级开始广泛涉猎英文名著,用知识滋养语言,成绩逐渐领先。” 张世华回忆起当年的求学岁月,依然是少年意气,斗志昂扬。虹口校区图书馆的英语藏书资源很丰富,有许多国外大学和基金会的赠书,如圣约翰大学等等。他经常泡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沐浴知识的甘露,从书本中与外国先哲摩擦思想的火花。就这样四年的本科生活过去了,迎接他的是命运的安排——分配工作。“那个时候如果国家安排你做什么工作你不服从,就意味着你五年内没有工作。” 他小心翼翼地填了第一志愿——上海电影译制厂,怀着对文学,对电影的热爱,他等待着命运钟声的敲响。遗憾的是,当年上海电影译制厂没有招收大学毕业生的计划。上帝关了一扇门必会打开另一扇窗,而这扇窗便是他的第二志愿——留校。如果张世华去了电影译制厂,也许我们可以欣赏到更多原汁原味的外国电影译制片,但是必会失去一位大师,一位活跃在中国意大利语言研究这块处女地上的大师。“当时心中已做好了去外地工作的思想准备,没想到能留校,真的。我们那届总共只留了三个学生,我,史颂权和朱嫣华。后来他们二位一直留在英语学院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遗憾的是,我的这两位当年的同窗近年相继去世。” 在英语系执教一呆近十年,当时的英语系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英语师资,有很多优秀的外国教师和顶尖的中国教师,如方重教授等。“和他们共事,我能学到很多。” 也许他的一生将在英语教学中平淡度过,只是,命运却挑中他肩负更重要的使命。


二,29岁“高龄”,始学意语


1973年,为响应国家号召,他前往意大利学习意大利语。“开始心里是有些抵触的,我都29岁了,这么大的年纪还要重头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被派到英美多好啊。不过当时系里的领导劝我,外语人才应该多学习几门语言。而且当时很少有人能有机会出国学习或进修的,家人感到很自豪,我就这样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离开上海去了意大利。”


那一年被国家派去意大利学习语言的学生共12人,6个进修生,6个人零基础。除了张世华,其余的都是北京各单位选送的。“我们是我国第三批公派出国学习意大利语的学生,但也是第一批进入意大利学习意语的学生。” 中意1970116日建交,在建交之前是去不了意大利学习的。当时我国学习意大利语的学生只能辗转去俄罗斯的莫斯科或者瑞士学习意大利语。建交一年后,张世华及同行11人被派往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Università per Stranieri di Perugia)学习意大利语。佩鲁贾外国人大学成立于1921年,历史悠久,是意大利资格最老的教授意大利语和传播意大利文化的高等学校。其使命是促进意大利语言和文化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增进各个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因此有“意大利对外交流的使者”之称。


提起意大利,我们会想到“阳光,歌剧,海滩,美女,狂欢”。这样的环境中,中国学生一定会被另一种文化深深熏陶。 “不是这样的,我在意大利的头上几个月可以说完全荒废了。我们6个零起点的学生被安排在初级班里,一个班好几十个学生。我觉得我就像个傻瓜,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他们用意大利语授课,而我连最基础的都不会。第一年我们12个人被安排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和进修,穿着在北京出国人员服务部统一制作的相同款式、相同颜色的服装,走在中世纪古城佩鲁贾的石板路上,每一次都十分抢眼。外人看来我们怎么能这么团结,实际上是出于无奈,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内制定的繁杂的留学生管理守则严重束缚住了我们的手脚。”

(在意大利朋友家做客,张第二排左二)


煎熬,还是煎熬。第一年终于过去了,第二年他们转学到那不勒斯东方语言大学(I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 di Napoli)继续学习意大利语。其前身是意大利传教士Matteo Ripa创建的中国学院(Collegio de Cinesi),173247日获教皇克莱门七世正式确认。“第二年我才逐渐开始涉猎文学类书籍。老师还是用意语讲课,不过我可以猜懂百分之五十了。” 本来他可以接受我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处的建议,第三年继续留在意大利学习,不过第一次在意大利的留学经历让他觉得有些压抑,两年学习合同一满,他便毅然回到上海。


三, 教学艰辛  教材匮乏


我校的意大利语专业成立于1972年,第一位教师是陈师兰。她的意大利语是被派到北京学习的,条件成熟后被调回上外开设了意大利语课程。张世华返校之后,意大利语教研室的教师是陈师兰及两位第一届留校的意大利语班学生,唐建民和陈洪生。慢慢地文革的风波淡去,教学也进入正轨。在外教的帮助下,四人合力一点点编写着我们自己的教材。“意大利语的教材一共编写了好几册。只有一二册是正式铅印成书的,后面的几册都是一些油印教材。当时选材的来源非常有限,每一个字都是我们用笨重的打字机一点点敲打出来的。” 回忆起当年的教书生涯,张世华觉得万事开头难,当初的岁月是在摸索中前进。“系里先后来过好几位意大利语外教,都是由意大利外交部直接选派的,其中大部分是中学老师,他们为我校的意大利语教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张世华所教的第一届意大利语毕业生,张第一排右一)

     “恢复高考之后学生都是考上来的,一个班十个左右吧。” 意大利语一直坚持小班教学,直至今日,每年也只招一个班,每班20人左右。当时开设的课程有意大利语精读,意大利语泛读,意大利语会话,高年级会有写作、翻译和文学史等课程。课程不多,老师教的尽心,学生学得认真。“我比较喜欢教翻译,我会给学生找各种题材的短文章,打印出来让他们回去翻译,然后进行堂上分析讲解。” 张世华认为现在的不少学生中学语文功底没有打好,在翻译练习中会直接反映出这一不足之处。“能否把意大利语译成通俗的汉语是极具挑战性的一件事,因为这不仅需要理解正确原文,表达和输出更要通顺,舒服,符合‘信达雅’的原则”。翻译的标准不同,有人提倡直译,有人提倡意译,有人喜欢直白的表达原文作者的意思,有人却觉得如果添加一些文化的元素有利于读者理解未尝不可,甚至更为提倡。意译汉尚且困难,汉译意更是衡虑困心,张世华在翻译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如今还在继续修订并增补着《意汉-汉意字典》,2016年有望付梓出版。


返校以后的教书生活持续到1983年,之后张世华被派往意大利进修。


四, 重返故地,汲取甘霖


这一次,仰望意大利的太阳,周身沐浴着光芒;这一次,带着对意语的梦想,感受艺术的芬芳;这一次,转山转水,重返意大利,有别于10年前的懵懂压抑,现今落得一身自在逍遥。“这一次我才感受到真正的意大利,和我同时被派去威尼斯大学学习的还有新华社、外交部、对外国际广播台等单位选派的学生。中国人一起住会说中文,有惰性,不利于练习语言,所以我和一对意大利年轻夫妇合租一套公寓。与他们近两年的朝夕相处使我在语言方面受益匪浅。” 威尼斯大学坐落在水城威尼斯,历史悠久,风景宜人,张世华在这里开始进修意大利文学。他如饥似渴饱读诗书,努力融入当地文化,抓住一切学习语言的机会。


小本从不离身,走到哪里,记到哪里。“意大利电影院为照顾退休的老人,经常放映一些非首映的电影片子,价格特别便宜,且座位不对号,进去随便看。我经常连着几场电影一起看,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生活的赢家必是生活的有心人,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成就了张世华深厚的文学功底,流畅的口语,练达的翻译。“当时国内意大利语的口译人才比较稀缺,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有过多次机会陪同着国内来的领导人走南闯北,去过意大利很多地方。那个时候当翻译是没有报酬的,是政治任务。不过住的是高档酒店,享受的服务都是最好的,还能免费旅游,开阔眼界,我觉得是一桩名符其实的美差。”

(***在意大利中国使馆接见留学生,后排右二是张)


度过了两年进修时光,他回到国内时间不长,威尼斯大学中文系邀请他回去授课。这一次让他印象最深的除了意大利人热情奔放的性格,还有他们的偏见和傲慢。“我事先在罗马给威尼斯大学中文系主任打电话,告诉他我当晚在罗马乘坐火车于第二天清晨抵达威尼斯。没想到我拖着一个大箱子和疲惫的身躯到站后,却没有看到任何人前来接站,在威尼斯的头上几天我只得借住在‘学生之家’。即使在后来的几个月中,系里也一直没有问过我是否解决了住宿的问题。在中文系执教的一年中,也没有任何人同我们几位中国教师探讨过有关教学的问题。张世华提到当时意大利人的偏见和傲慢,还是有些气愤。不过时隔多年,他热爱的是那片充满阳光的土地,是那里古老馥郁的文化的芬芳,一些挫折如今在他看来早已云淡风轻。他很高兴中国能有今日之成就,能屹立在世界东方,让西方人再也不敢小看我们。


五 专心学术,潜心翻译


再次回到上外这片充满感情的土地,他一心扑在学术和翻译上。只是出版之路却远非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写的第一本书是《意大利文学史》,这本书的出版真的是费了很多周折。” 作为国内第一人,三年时间独立完成的文学史,他没想到这本书的出版却因为出版经费而变得如此艰辛。可是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机会来了。意大利外长来上海访问,他被派去担任口译。期间,他提起了自己写的文学史,因苦于出版经费短缺而难以成书。外长答应由意大利方面出资一部分钱赞助该书的出版。这就是书背后的故事,也许如今莘莘学子翻着精美的书页,读着隽美的文字,心灵上感受着意大利文学的洗礼,无法想象到这本书的诞生,也如同分娩一样,历经着前辈们的汗水和心血。后来这本书修订过两次,第二版47万字,第三版63余万字。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读者读着如同阅读本国的语言,毫无文化障碍也无翻译腔。张世华做到了,他把意大利诗歌翻译出中国诗歌的古典韵味和意大利诗歌的浪漫情怀。“空中的月亮/你在作甚/告诉我,你为何默默无声?一缕晚烟/正向上袅袅升腾/快把你的光亮撒向弥漫沙尘/ 你将在荒漠深处安息栖身。/难道你还不甘心/ 沿着永远的小路西沉?”(摘自意大利浪漫主义诗人莱奥帕尔迪《一个亚洲流浪人的夜歌》)

(三版《意大利文学史》由左往右依次为第一二三版)


《约婚夫妇》的出版比较顺利,得到了译林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这部180多年前的名著在意大利享有极高的地位,如同我国的红楼梦。曾经在意大利留学时,张世华就有翻译这部作品的想法,他希望把最纯正的意大利文化与国内读者分享。得益于他良好的英语基础,翻译的时候他对照着英译本理解。他的每个词都力求准确,精益求精。以一人之力历时三年多,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一经出版,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意大利学界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这部译作的序言是由意大利的驻华大使亚利山特罗·夸罗尼(Alessandro Quaroni)亲笔题词,对张世华赞誉不绝。序言中写到:“《约婚夫妇》一书不仅在语言,文学方面具有极重要的价值,而且还是一部有关历史,哲学和伦理的珍贵文献;它宛如一幅浩繁的画卷,清晰地勾勒出意大利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概貌。作为意大利的驻华大使,我为《约婚夫妇》的中译本深感欣喜,由衷感谢译者为此付出的心血……” 20027月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签署授予他“意大利共和国二级骑士勋章”, 以表彰其为意大利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的卓越贡献。


(《约婚夫妇》199810月第一版 译林出版社)


退而不休,献身字典


如今已退休整整十年,张世华仍在坚持工作,没有假期,与时间赛跑。他以一人之力编著了《加尔赞第现代意大利语词典(意汉双解版)》和《汉意—意汉词典》,并且现在仍在不断修订和增加词条。当问起为什么不找助手合力编著,张表示“别人都很忙,而且每个人的风格是不同的。开始我找了一个在同济大学进修中文的意大利留学生,她很有兴趣,每周给我交一次稿子。但是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她只翻译她会的,比较简单的词汇,复杂的还是留给我去填空。我既要核对她翻译的文字,还要续完她留下的部分,这样更费时间,索性我就自己来了。”


与其他七八十岁依然奋斗在编字典前线的老教授们相比,张世华是一位电脑“高手”。他利用电脑修改编订词典,增加词条非常方便。“电脑都用了十几年了,很熟练了。修订的时候新建一个文档,把增补的词条加进去,在原稿里标序号。我们要善于利用先进科技嘛。编字典没有电脑相助是很难完成的。”

(《加尔赞第现代意大利语词典(意汉双解版)》,《意汉—汉意词典》两版,一版为意大利出版,一版为中国出版)


对于词汇,张世华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看电视的时候如果碰到翻译不出来的词汇,我会翻来覆去睡不着觉。非要找到对应的说法不可。记得有一次看到‘传销’这个词,我译不出来。网上的英文解释是‘金字塔式的销售’,我觉得很好,可是不确定意大利语里是否有这样的说法。后上网点击Yahoo Italia页面,发现真的可以这样说,顿时觉得十分高兴。” 当找到新词或者更合适的表达,张世华眼中闪着如孩童般兴奋的光芒。如今他的坚持,一则是希望给后辈意大利语学习者们留下一些有用的文字资料;二则是出于对这门语言的热爱。意大利语伴随他走过了大半辈子,伴随他历经起起伏伏,这已然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编纂字典在别人看来非常枯燥艰辛,张世华却乐在其中,怡然自得。这便是大师的精神,他们也是普通人,只不过比我们多了一份坚持,多了一分热爱。

(张世华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他的成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提起妻子张世华满是感激。“我们是高中同学,她在大学是学化学的。我出国的那些年她一个人带孩子照顾家,真的很辛苦。现在退休了,我一心编字典,收拾家做饭也都是她一手操办。”


如今张世华的学生遍及各个领域,活跃在国内外许多地方。大家对张老师十分爱戴和敬仰,曾为他六十大寿和七十大寿贺喜。一位好的老师,必为学生喜爱,必被学生铭记。这是怎样的敬爱,才让大家齐聚一堂,共抒胸臆:“喜庆张世华老师60华诞”。

(张世华与学生们的合影,张为第一排左三)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他是中国的意大利骑士,他是意大利语言文化的中国使者,他是教师,他是翻译,他是字典编纂者,他也是演员,演出了意大利的灿烂文化,也演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简介




张世华男,1941年出生于上海,教授。

1963-1973年在原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执教;

1973-1974年赴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学习意大利语;

1974-1975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语言大学学习意大利语;

1976-1982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讲授意大利语;

1983-1985年赴意大利威尼斯大学进修意大利文学;

1986-1987年赴意大利威尼斯大学中文系授课;

1987年回国后,在上外讲授意大利语;

1997年被国家教育部聘为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0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20027月荣获由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签署颁发的 “意大利共和国二级骑士勋章”


独立完成的主要学术成果:

1.《意大利文学史》(24.5万字,1992年荣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

2.《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

3. 编纂《汉意-意汉词典》(25000余词条,125.4万字)

4. 翻译意大利世界文学名著《约婚夫妇》(2000年荣获意大利外交部颁发的“认可证书”)

5. 编译《加尔赞第现代意大利语词典(意汉双解版)》(75000余词条,664万字)